本篇将接上篇继续为大家介绍变频器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对策总结。
三、变频器温度过高的原因:
1.环境温度过高
原因:变频器内部由无数的电子设备组成,它们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,特别是IGBT工作在高频时,会产生更多的热量。如果环境温度过高,会造成变频器内部元件温度过高,此时变频器为了保护变频器的内部电路,就会发生高温报温故障而停止工作。
应对措施:降低变频器工作场所的温度,如可采取强制冷却措施,如加空调或风扇。
2.换热器通风不良
原因:比如控制柜的风道被堵塞,或者变频器自身的风道被堵塞,都会影响变频器内部的散热,造成变频器过热报警。
应对措施:定期检修变频器,扫除管道垃圾,使管道畅通。
3.风扇被卡死或损坏
原因:大量的热量由于变频器风扇坏了,聚集在变频器内无法散开。
应对措施:更换风机。
4.负荷过重
原因:变频器(小马拉大车)带负载过重时,会产生过多的电流,产生大量的热量,有时变频器还会发出过热警报。
应对措施:减少负荷或增加变频器容量。
四、变流器电流过大的原因
1.电源电压过高。
2.变频器的输出短路。
3.V/F特征电压升幅过大
原因:当V/F电压升幅过大时,电机转速的变化滞后于变频器频率的变化,(即变频器输出频率已相对提高,而电机转速仍较低),就会出现失速故障,造成变频器过流故障。
应对措施:在实际工作中要反复试验提高低速电压,不要设得太大,否则会造成变频器一起动的过流故障。
4.载频设定值过高
原因:当开关管的开关率较高,变频器的载频设置较高时,发热量较大。在此期间,变频器对负载电流变化的抵抗力下降,当负载电流增加时,变频器就会出现过流跳闸现象。所以应适当降低变频器的负载电流在在提高变频器载波频率的同时。
应对措施:降低变频器载波频率,在满足速度调整要求的前提下。
5.起动加速时间过短
原因:变频器输出频率变化远大于电动机转速变化(失速),导致电流过大。
应对措施:延长转炉加速时间。
6.负荷突然增加
原因:负荷突然增加,电流也会随之增加,当电流超过变频器设定的过流值时,对变频器内部装置进行保护,会出现“过流”故障而跳闸。
应对措施:可能时分析负载突变的原因,可适当增加变频器的容量。
7.传动机构的机械惯性过大,电机的工作能力相对较小
原因:当传动机械的惯性较大时,电机的容量又偏小,会出现“小马拉”现象(尤其是启动时),导致电机电流过大,产生过流跳闸。
应对措施:对于大惯量负荷,在保证电机与负荷匹配的前提下,为防止变频器过流故障,可适当提高变频器低速启动时的电压升降,延长变频器加速时间。
8.当达到一定的速度时,突然出现了过流
(1)干扰导致了过压和过流。
(2)机械共振。
9.变频器和马达的容量不匹配
10.变频器内整流侧部或反侧部的元件损坏
原因:例如断路器和快速熔断器都不起作用,很可能是IGBT逆变管的损坏。当控制电路故障时或检测到变频器内部元件损坏,常表现为变频器一上电就“过流”跳闸。
应对措施:更换部件。
11.变换器电源侧断开,输出线路中断,电机内部和接地发生故障
应对措施:检查变频器和电源的输出线路,测量电机相间和相对绝缘电阻。
12.变频器内部的电路故障检测
原因:检测电路损坏导致变频器显示过电流报警,如:由于温度、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,检测电流的霍尔传感器,易在工作点发生漂移,引起过电流报警。
应对措施:更换检测部件。